林彪还专门比较过两人的作战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
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1958年,粟裕受到批判,林彪很难得地替他说话:“我一直生病,不明白这次会议,打胜仗的是罪犯,打败仗的当英雄,这个会议我不参加了吧。”
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军事理论水平最高,但他也对粟裕很推崇,在豫东战役后,刘帅感慨地说:“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
1949年9月27日,刘帅在《人民日报》上对粟裕评价说:“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有古名将风,是中国的战略家。”
渡江战役时,刘伯承还对邓小平说:“将来过了江,我就不带兵了,把部队都交给粟裕。”
当然,对粟裕了解最深的,还要数陈老总。从井冈山时期,粟裕就是陈老总的部下,之后的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粟裕都是陈老总最得力的助手,也深得陈老总的器重。
1947年3月10日,陈老总对记者说:“我华东野战军在最近宿北、鲁南、鲁中三次战役中刚刚创造了一个空前大胜利,就被下一个更大胜利打破了记录。空前之后又来一个空前,接着还有另一个空前。……这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