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作为目前全球第一的科技公司,其辉煌和令广大消费者痴迷的一面,我想已经无需再多说了。然而,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在不断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中,苹果推出的产品也面临过打脸般的失败和不被看好的尴尬。今天,就随着笔者一起来看看那些年,苹果有哪些“败笔”。
Apple III
Apple III是苹果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第一台面向企业的电脑产品,相对于前代产品Apple II来说,Apple III的电路设计十分复杂,并存在很多的设计缺陷。例如通风设计不合理导致主板变形、用户保存文件时经常奔溃,该机上市以后的不佳表现令苹果公司一度蒙羞并降低了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好感,该产品也于1983年宣布停售。
并且,这款失败的产品还售价不菲,上市初的售价高达7800美元。在当时,这一部电脑的价格可以在上海比较繁华的地段买一套房子,而那些当初真正为这款失败之作买单的用户,可谓是冤到家了。
不过虽然是一大败笔,但笔者认为该产品也并非一无是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该机的外形设计,在上世纪80年代,这种大胆、简洁的设计必定征服了不少的消费者,而之后逐渐普及的个人电脑体系在设计上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了这一产品。
2Newton(牛顿)掌上电脑
Newton(牛顿)掌上电脑
如果你还记得我国2005-2008年各种打着“掌上电脑”为卖点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你一定会掌上电脑这个词不为陌生。然而,所谓的掌上电脑也不过是一些诸如电子词典和学习机的产品罢了,和电脑仍相差甚远。
然而,苹果公司早在1993年就推出了一款这样的产品——Newton(牛顿)掌上电脑,Newton不仅是苹果对掌上智能设备的首次尝试,更是这个行业对于手掌尺寸的可移动设备的一次探水。笔者不知道它的存在对于之后出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但是必须要承认的则是这款产品至少看起来不是很成功。
Newton可以通过触控笔手写识别来捕捉用户笔迹,支持编写日程、查找联系人等常用功能。而这款跨时代之作却在1998年遗憾停产,有人称是因为其手写识别词库过小的问题,也有人指出是当年苹果陷入财务危机不得不砍掉项目减少开支。
3Lisa
Lisa
Lisa是苹果首次在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领域作出的尝试,于1983年以一万美元的身价初次露面。据说,Lisa的命名来自于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的女儿,她在这个项目启动的那一年诞生。不过,它同时还是“本地一体化软件架构” (Local Integra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的首字母缩略词。
Lisa对于苹果后期的Macintosh具有深远影响,Mac开发早期的很多软件设计均有Lisa完成。Lisa采用16位的摩托罗拉中央处理器,主频为5MHz,内存为768KB(这在当时来说已经很高了),而动辄上万美元的售价也让很多喜欢它的消费者无力购买。
据说,NASA(美国航天局)采购了一批Lisa后发现,该机并不能实现其设计功能,让人大跌眼镜。再加上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该项目最终也未能存活多久,于1984年Macintosh的出现标志着Lisa时代的生命周期走向终结。
4Macintosh TV
Macintosh TV
很多人都以为苹果在2006年推出的Apple TV,是首次进军电视行业的苹果产品。事实上,早在1993年苹果便推出了Macintosh TV。只不过这款产品相当糟糕,算得上是苹果产业链上的一次黑点。
Macintosh TV是苹果首次尝试将电视机与电脑相结合的产物,采用了黑色机身,看上去很酷。它本身集成了有线电视卡,用户可以观看有线电视节目,并使用附带的遥控器进行控制。遗憾的是,Macintosh TV本身搭载的32MHz摩托罗拉68030处理器速度偏慢,同时仅有8MB RAM,硬件性能甚至不如兄弟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