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宇宙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尸校的《尸子》一书中。尸校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宇”是表示空间,“宙”是表示时间。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发展。宇宙的界限,随着天文学的进步而逐渐扩大。我们的祖先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只能用眼睛观测大地万物,因而错误地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所以人们常说“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虽然先祖关于宇宙边界的认识有失偏颇,但他们在2300多年前就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而欧洲在中古以前,还是把空间与时间割裂开来的。关于宇宙的思想,我们的祖先要比当时的西方人丰富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工具日益先进,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太阳到太阳系,再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总星系。现已能观测到200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这个范围内包含了10亿个以上的星系。
问题:你所认识的宇宙是怎样的?你能说出人类认识宇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我的思路:尽管每个人对宇宙的认识水平不同,认识能力也有差别,但对宇宙认识总有一些共同点,如宇宙是物质的,物质走运动的,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古代自然哲学所讨论的天文学的宇宙,不外平大地和天空。16世纪哥白尼倡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在一定意义上也不过是宇宙的同义语。20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2.材料:1972年8月7日太阳出现耀斑大爆发。爆发后,强烈的太阳X射线、紫外线和射电伴随着大量带电粒子流连续猛烈轰击地球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中在爆发开始后5小时之内有一股粗约16千米、长达7000多万米的带电粒子流,以每秒6500千米的速度闯进地球大气层,顿时引起地球电离层和地磁场变化。当时几乎所有的飞机和轮船上的磁罗盘指针都颤动起来,全世界的短波无线电通讯彻底中断,极区出现明亮的极光。在一些地区甚至影响到电力线路,致使电灯忽明忽暗,仿佛发生了强烈的雷暴。至于弱电仪器和电子设备更是变化无常,不能正常工作。
太阳活动对地球除爆发性影响之外,还有人从历史记载的统计中得出太阳活动起伏,可能与气候、气象、江河水位,甚至地震等很多方面有关系。例如,有人经研究认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与自然灾害活跃期有一定关系,与我国地震活跃期和严重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有一定关联。1909、1931、1954、1975年是太阳黑子的双周期,这些双周期刚好就在奉世纪4个地震活跃期中,而双周期及其前后又是我国长江、黄淮流域出现特大洪涝或其他自然灾害的时期。当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这种影响十分复杂,至今还没有整理出比较确切可靠并可资利用的统计规律,其物理机制是怎样的也还没有搞清楚。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太阳活动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我的思路:这是一个与现实密切结合的问题。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它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的黑子数的增减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二者往往相伴出现,活动周期都是11年。
通过上面的材料,我们很容易找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和耀斑两种。至于对地球的影响具体有好多方面,需要我们分析、归纳总结。一般思路是:先找出材料中给出了哪些影响,然后再将这些影响分类整理,结合教材进行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影响有: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大气产生影响,出现气候异常;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的电离层产生扰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另外,太阳活动还与气象、地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3.材料:今年(2004年)年初,美国宇航局发射火星车“勇气”号及其孪生兄弟“机遇”号相继在火星上着陆,它们的主要使命是研究火星上是否有过水。“机遇”号在对着陆的火星“梅里迪亚尼平面”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区域历史上部分被液态咸水覆盖的证据。“勇气”号此前也在“古谢夫环形山”其他地方找到水曾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尽管火星车还没有找到火星存在有机生物的直接证据,但是美宇航局科学家称,“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证据。根据对火星车探测到的岩层以及其他矿石状况的数据分析,科学家发现火星车所在区域的一些岩层表面有被水浸泡的迹象,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当这些岩层形成时,当时火星的环境可能适合有机生物体的存在和繁衍,当然,这个结论并不表明火星上存在过生命,因为还没有直接证据。
问题:你认为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吗?同样是太阳系的成员,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我的思路:探索地外文明,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是宇宙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之一。据科学家研究,生命是起源于水中,因此寻找水,特别是液态水就成了寻找生命的前提。火星上曾经有水的痕迹,也激起了人们对火星生命的企望。不过,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在火星上发现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证据。尽管火星和地球同属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也属于类地行星,和地球相比有许多共性,但却没有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太阳比较稳定,使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使之具有人类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能吸引住大气,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使其具有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水的形成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