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中国是一头沉睡的东方雄师,一旦醒来,必将会震惊世界!”
是什么触动了拿破仑说这句话呢?答曰:《孙子兵法》。据说,拿破仑读到《孙子兵法》,惊叹中国人出类拔萃的智慧,但出于对于睡狮惊醒后的担心,拿破仑又补充了一句:“不要打扰这头雄狮,就让他一直沉睡下去吧。”
最早的《孙子兵法》法文译本,由在华法国耶稣会士Jean-Joseph-Marie Amiot翻译,1772年在巴黎出版,1782年再版,多次被刊物刊登,巴黎社会一度盛行“孙子热”。拿破仑(1769年—1821年)年轻时博览群书,读过《孙子兵法》并不奇怪。
拿破仑不是一般人物,他的担心有“预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用4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奋斗历程,客观上反证出拿破仑超前的眼光。
那让拿破仑如此震惊的《孙子兵法》的作者,又是何许人也?
《孙子兵法》的作者后世尊称为孙子。孙子(公元前544年-—公元前470年),名武,生于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之后,和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基本是同一时期人,三人并称春秋“三子”,著名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是齐国乐安人,齐国乐安所在地位于今山东省北部。据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留存的清代木版年画《古今地域全图——天下十八省》地图,上边《青州府志》明确记载兵圣孙武的里籍是青州乐安,而今广饶县原称乐安县,清代为青州府属县。
广饶县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一马平川,是纯粹的平原地貌,记者对这样的地方诞生这么一位军事天才,深以为惑。因为深谙用兵之道者,必熟悉地形之变,《孙子兵法》第十篇讲的就是《地形篇》,在平原地区怎么会产生这么一位旷世奇才?
孙武的成就与其不俗的家世有关。孙子的先祖为陈完,是春秋时期陈国君主厉公之子。陈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陈完的四世孙田桓子官为“上大夫”,田桓子生五子,其中一子田书于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也就是说,孙武出生于军事世家,而“齐景公封乐安”说明广饶一代是其祖上的封地,孙武可能出生于此,而曾祖、祖父都是军事名将,广饶南边不远是齐国都城临淄,临淄南边是“茫茫八百里沂蒙山”,所以,孙武对地形之变就不陌生了。书载其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
理论出于实践。孙武首先是一位军事实干家。孙武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当然,孙武名彰后世,还是在于其将平生所思和实践所得,汇集为《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唐朝天子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这个评价,世人咸服。大众日报记者阅读观察分析,《孙子兵法》之所以地位崇高,主要是因为两点。
第一,《孙子兵法》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以战止战,是为了和平而战。《孙子兵法谋攻篇》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为和平而战,“全国为上”,“全军为上”,认为“不战而屈人”是“善之善者”,孙武这个境界超越了一般军事人物。
第二,后世中外军事家的用兵之法,都能从《孙子兵法》里边找到根据,凸显“鼻祖”特征。
《孙子兵法始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九地篇》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攻其不备”,讲究速度,这在中外历史上能找到很多类似的战争实例。三国后期,魏国名将邓艾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越过七百余里无人区,出其不意直抵江油,克绵竹,陷雒县,如神兵天降到达成都,迫降蜀汉。
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为了抄近路进入意大利,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隘口,进入意大利,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一个月结束战争。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我志愿军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145里,穿插到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退路,战神一般的中国士兵们创造了神迹。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攻击前进速度,38军凭此一战获得万岁军威名。
这些战争,都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典型之战。
《孙子兵法作战篇》曰:“故兵贵胜,不贵久”。由这句用语,我们会想到新中国的两场速决的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中越自卫反击战,前者用时两个月,后者用时19天。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读这段文字,我们会想到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两者是一种意思,两种表达,当然十六字诀更精炼了一些。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孙武对自己的兵法非常自信。他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武生于齐国,齐国的“齐”之古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三个谷穗长得很齐整,一种说法是三个箭头,,而且这后一种说法表明齐国的尚武风气。不管哪种说法,齐国确实尚武,孙武名如其人,带着家乡的齐风海韵。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